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类和共识

首页标题    体检中心    体检常识    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类和共识

【杭州健康网提醒:如非专业人士仅供了解、学习参考,如体检后指标异常,请到正规体检中心、医院专科复查、诊断为准,不要自己慌乱判断】

国内现状  目前,国内超声界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仅在5类上统一,因为5类是典型的恶性结节,在1~4类上都不统一,尤其在TI-RADS 3类和4类的认识上。甲状腺的TI-RADS分类是源于乳腺的BI-RADS分类,ACR 2013年版乳腺的BI-RADS分为0~6类,0类为评估不完整,需结合其他检查;1类阴性;2类良性;3类可能良性;4类可疑恶性,4类又分成4a、4b和4c三个亚型;5类高度怀疑恶性;6类是经病理证实的恶性病变。近三年国内外大多数作者采用此方法对乳腺和甲状腺病变进行分类。

二、TI-RADS分类的问题

 

  1. 分类不统一

 

①各家报道侧重点不同,但主要是用TI-RADS 2~5类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误以为TI-RADS仅是对甲状腺结节的分类;

 

②目前各家只在5、6类上统一,其他各类都有分歧,如1类,Park将囊性为主的结节归为1类,Horvath将桥本甲状腺炎归为1类,甚至将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也列入1类,这是不恰当的。有文献报道,桥本甲状腺炎伴恶变高于正常甲状腺的6~10倍。

 

③2类,Park将腺瘤样良性结节归入2类,Horvath和后期的多位作者将囊性和实性的典型良性结节也列入2类;

 

④3类结节的共识是,倾向良性结节但是表现不特别典型,仅马步云等将3类分成3a和3b亚型;

 

⑤可疑恶性结节进入4类成为共识,但是分类较乱,有单独4类,有4a和4b两个亚型,有4a、4b和4c三个亚型,目前比较认同的是将4类分成4a、4b和4c三个亚型。

 

2.对声像图判断的偏差 

 

①微钙化 国外多位作者的千例以上的报道中,微小钙化的危险度评分较低,其原因是难以区别强回声点是胶质还是微钙化;

 

②低回声和极低回声 恶性结节基本都表现为低回声,极低回声的恶性危险度最高。但是,局限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常表现为极低回声,有时很难与癌灶鉴别,临床上总会有亚急性甲状腺炎因误诊而手术的病例;

 

③边缘毛刺微分叶 甲状腺恶性结节无包膜、边界模糊不清是其仅次于极低回声的恶性特征,这种表现在甲状腺恶性结节中很少见到,但在乳腺癌中较常见;

 

④形态不规则 恶性结节形态不规则,但是甲状腺结节除了典型的腺瘤外,良性增生性结节也多表现为不规则。这也是为什么多数学者都提出,单一的超声表现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不可靠,这也是TI-RADS分类所面对问题。

 

3.新技术的评价 

 

①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不建议纳入评判标准,因为甲状腺结节血流信号的多少与结节的良恶性关系不大,甚至干扰对结节的判断;

 

②甲状腺乳头状癌伴发纤维组织增生和钙化,干扰超声弹性成像对恶性结节的判断;

 

③超声血管造影是显示组织微血管的血供,甲状腺乳头状癌占甲状腺恶性病变的95%左右,乳头状癌80%左右为乏血供表现低增强,有10%为高增强,髓样癌、低分化癌等都表现为等增强和高增强,良性增生性结节也是高增强。所以超声造影必须是在二维的基础上综合判断。

 

4.甲状腺乳头状癌约50%发生引流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具有超声特征,即等回声、微钙化、囊性变和血流信号丰富,是甲状腺癌的有力证据,但是多数作者未将淋巴结纳入TI-RADS分类评估,其原因是超声鉴别淋巴结性质困难,仅在最近Sánchez才将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纳入5类。

 

5. TI-RADS分类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①桥本甲状腺炎可以合并良性和恶性结节,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程中可出现亚急性甲状腺炎;

 

②不同性质的结节同时存在,如腺瘤与结节性甲状腺肿,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恶性结节并存;

 

③增生结节的不同阶段,如囊性、实性、混合性,粗钙化、环状钙化和微小钙化合并存在;

 

④增生结节伴恶变,等。应该对这些复杂多样结节进行分别分类,如:甲状腺右侧叶结节2~3类,左侧叶结节4b类,桥本甲状腺炎伴结节4a类,等等。当然,超声报告结果中不宜对甲状腺炎性病变和正常甲状腺采用TI-RADS分类。

 

三、新的TI-RADS分类

 

笔者认为,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类应该统一,避免学术上的一些无谓争论,影响超声结果的准确性。

 

甲状腺的TI-RADS超声分类是源于ACR的乳腺分类方法,BI-RADS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讨论,2003年成为指南,经历大约30多年时间已基本成熟,被临床和影像广泛采用。

 

在2013年的BI-RADS新版中,对超声声像图进行了详细阐述,特别列出0类的异常程度高于3类,各类的恶性风险分层见(表3)。甲状腺超声与乳腺超声的表现和解释类似,尤其是近3年文献TI-RADS和BI-RADS的分类几近雷同见(表4)。结合最近几年国内外各家文献和临床运用实际情况,以二维声像图表现为主提出新的分类,便于实际运用并与临床沟通。

 

基于如下观点:

 

①TI-RADS是甲状腺病变的超声声像图分类,而不是单指对结节的分类;

 

②只针对二维声像图,对良性和恶性结节超声特征进行归类,便于超声医师掌握;

 

③不纳入血流信号、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等信息,避免干扰TI-RADS分类的准确性,待成熟以后再进入评价。

 

④影像学医师应注意,BI和TI-RADS分类仅是根据影像学的表现进行分类,在影像学的报告中不应出现0、1、6的分类。0类是有异常但影像学无异常发现,需要临床和病理证实;1类正常;6类是经病理已经证实为恶性,不要因为有了病理结果,就出6类的影像报告。

新的TI-RADS分类解释如下:

 

需保留0类,

0类: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无结节,需要实验室等检查进一步诊断,如桥本甲状腺炎和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1类:正常甲状腺,无结节,或手术全切的甲状腺复查(无异常发现者);

2类:典型而明确的良性结节,如腺瘤和囊性为主的结节;

3类: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

4类:可疑恶性结节,4类再分成4a、4b和4c亚型,恶性风险5%~85%;

5类:是典型的甲状腺癌,恶性风险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

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未经手术和放疗及化疗。

新分类和处理意见(表5),图示见图1。


0a.桥本甲状腺炎,

0b.亚急性甲状腺炎;

1a、1b.正常甲状腺;

2a.单纯囊肿,

2b.腺瘤;

3a.结节性甲状腺肿,

3b.腺瘤;

4a-a.结节性甲状腺肿,

4a-b.乳头状癌;

4b.乳头状癌;

4c-a.微小乳头状癌;

5.乳头状癌;

5*a.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5*b.颈部转移淋巴结伴囊性变(以上图例均为手术病理证实)

参考文献(略)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2021年6月16日 20:22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