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这7个关于癌症的误区,耽误了很多患者的救治时机,千万要远离!

首页标题    健康辟谣    这7个关于癌症的误区,耽误了很多患者的救治时机,千万要远离!

癌症是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很多人“谈癌色变”,社会上也流传着很多关于癌症的谣言和误区。

 

为了帮大家科学防癌,正确面对癌症,积极配合诊疗,我们制作发布了本期癌症防治误区榜单,希望能够让大家能远离癌症,健健康康。

1 靠保健品,可以抗癌?

 

结论:千万不要相信宣传可以抗癌的保健品,目前没有任何保健品被证实能有效抗癌。

 

分析:癌症的治疗仍需依靠医学手段,如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保健品的作用主要是补充营养或改善健康状况,但它们不能替代药物。所谓的抗癌保健品”并没有明确的研究证据支持,甚至有的可能含有未标明的成分,长期服用反而可能损害肝肾功能。而且,已经有很多患者因相信广告或主播的花言巧语,迷信保健品,结果不仅拿治疗用的救命钱”购买了保健品,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恶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要定期体检,如果不幸罹患癌症,也应由专业医生诊疗,而不是寄希望于保健品。

 

2 年年做体检,查出癌症却已经晚期,说明做体检没用?

 

结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体检并非万能,确实有其局限性,但不能据此否定体检的作用。

 

分析:体检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整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某些隐患。建议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肿瘤高危人群要针对性做深度筛查。以肝癌为例,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强且肝实质缺乏痛觉感受器,很多肝癌患者早期往往没有什么异常感觉,仅做常规体检项目难以检查出来,容易被忽视或误诊,而一旦出现症状时则往往已经晚期。因此,高危人群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者、过度饮酒者,非酒精性脂肪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者,建议在体检时选择肝癌筛查相关项目,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早期发现的可能性。其他如宫颈癌、乳腺癌、胃癌、肠癌等也有针对性筛查项目,根据名人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加相应的筛检项目,如发现可疑异常,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3 体检报告上肿瘤标志物升高,=得了癌症?

 

结论:癌症是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的重要原因,但肿瘤标志物升高原因很多,并不一定都与癌症有关。

 

分析:首先,炎症和感染就能导致肿瘤标志物暂时升高,如普通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等都可能让某些标志物升高。其次,生活习惯也会影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例如,长期吸烟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可能比不吸烟者高;饮酒过多的人铁蛋白SF)也可能会升高。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例如,妊娠期间的女性和婴儿的甲胎蛋白(AFP)有可能升高,随着年龄增长,部分绝经前女性的月经期间糖类抗原CA125也会升高。所以,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等于患癌,可以理解为身体发出的一个信号,不必焦虑,不必恐慌,正确的应对方式是咨询专科医生。

 

4 癌症会在家庭成员间传播?

 

结论:癌症不是由病毒或细菌直接引起的传染病,日常生活中的接触,不会让癌症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分析:家人或夫妻接连患癌,通常与共同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和环境有关。例如,长期二手烟暴露、摄入高盐或腌制食品等情况都会增加患癌风险。此外,某些病毒(如乙肝病毒、幽门螺杆菌、HPV等)可以在人际间传播,这些病毒会影响人体健康,并增加癌症发生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癌症本身会传染。需要提醒的是,有些癌症,比如肺癌、胃癌、食管癌、肠癌、肝癌,与不良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如果家中有人不幸罹患此类癌症一起生活的其他家庭成员可以考虑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生活习惯,并定期进行个体化的防癌体检筛查,早发现早诊治。

 

5 只要经常吃“抗癌”食物,就能远离癌症?

 

结论:先说结论,说某种食物是“抗癌食物”并不靠谱。


分析:部分食物中确实含有抗癌成分,但需要很高的剂量和浓度才能在实验中显示出效果,而这类物质在食物中含量其实并不高。要想达到理论上的效果,那得摄入巨量此类食物,还没见效倒先把肚子给撑坏了。而我们知道,人体保持健康,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不能只靠一种营养素,均衡饮食才有助于维持健康。此外,每天摄入足够的粗粮膳食纤维、水果等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降低癌症风险。其实,均衡饮食、搭配合理、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饮食防癌的核心策略。

 

6 手水才是根治癌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结论:这种说法不够严谨,要根据是哪种恶性肿瘤及分期等具体情况而定。


分析:对于中、早期,体积小的实体肿瘤,很多情况下确实可以优先考虑手术。但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手术就无能为力了。某些恶性肿瘤对抗肿瘤药物敏感,其病情适合全身性治疗,会优先考虑采用化疗等手段,比如淋巴瘤。有些肿瘤某些病情更适合优先采用放疗,比如鼻咽癌。另外,肿瘤治疗方法并不是非此即彼,单一治疗手段往往存在局限,经常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最后还要提醒大家,肿瘤治疗往往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由专业医生综合考虑患者情况,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疗法。

 

7 出现癌前病变 就离患癌症不远了?

 

结论:癌前病变之所以叫“癌前病变”,而不是“癌症前期”,正是因为癌前病变还不是癌。


分析:癌前病变指的其实是有一些病变如果持续发展下去,可能最终会发生癌变。换句话说,癌前病变本身并不是癌,也不会100%发展成癌,我们不必因为癌前病变过于紧张。但是相应地,我们也应当积极采取行动应对癌前病变,包括积极检查、治疗、复查等,这样能大大降低癌症发生的可能性或者早期发现癌变并及时处理。/健康科普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2025年5月21日 14:35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