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小腿出现这种斑,竟是身体在“求救”!很多人误以为是老年斑

首页标题    健康常识    养生保健    小腿出现这种斑,竟是身体在“求救”!很多人误以为是老年斑

58岁的赵先生(化名)是一位

有十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

有天小腿上突然出现不痛不痒的“老年斑”

还以为只是年纪大了

可没想到

几个月后斑块越来越多

皮肤开始凹陷……

这些竟是血糖“超标”的信号

 

以为是老年斑

竟是血糖失控信号

 

赵先生在某天洗澡时,偶然发现自己的小腿前侧多了几块不痛不痒的褐红色的斑片,以为是“老年斑”或不小心磕碰留下的瘀青,便没放在心上。

 

可几个月之后,这些斑点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数量增多,颜色变成黯淡的褐色,皮肤似乎也变薄、凹陷,他这才想到医院查一查。

图片来源于稿源单位

 

经过相关检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周迪夷副主任中医师告诉赵先生:“这不是普通的老年斑,而是非常典型的糖尿病性胫前斑,是您的皮肤在替身体发出‘警告’!”

 

小腿发出这些信号

可能是血糖在「报警」

 

其实,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在小腿上发现一些特殊的症状,它们看似普通,却可能是血糖“失控”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小腿出现以下情况,千万不要忽视:

 

01

皮肤异常信号

 

●顽固性干燥瘙痒:高血糖会导致皮肤脱水、神经病变,引起异常瘙痒。

 

●颜色变深:小腿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褐色或暗红色斑块。

 

●毛发减少:小腿毛发突然稀疏或脱落,提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此图由AI生成

 

02

感觉异常

 

●不明原因的刺痛、烧灼感或麻木感

 

●就像「蚂蚁在腿上爬」的异常感觉。

 

●对温度、疼痛感觉变得迟钝。

此图由AI生成

 

03

伤口难愈合

 

●小伤口超过两周不愈合。

 

●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出现慢性溃疡

此图由AI生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小腿?

 

01

血供相对较差:

 

胫前部位是人体组织中相对“偏远”和“末梢”的区域,皮下脂肪薄,血管网络相对稀疏。

 

02

易受外伤:

 

小腿前方位于身体最前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受到轻微的、难以察觉的磕碰和创伤(比如撞到桌角、椅子腿等)。

 

03

高血糖加重损伤:

 

微血管病变: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皮肤组织“营养不良”,持续损伤遍布全身的微小血管。

 

神经病变:血糖代谢产物损害神经,导致感觉异常或迟钝。

 

免疫力下降:高血糖环境削弱白细胞功能,伤口更容易感染。

 

修复能力下降: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修复能力下降,一些微小创伤愈合相对较慢。

 

医生提醒,即使不痛不痒,也要高度重视!糖尿病性胫前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它会自行消退和再生。但它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警示意义。

 

每一个“胫前斑”,其实都是一次微小的创伤后由于血管脆弱和修复失败所留下的痕迹,是皮肤局部微血管已受损的信号。

 

全面控制血糖

保护皮肤,防患未然

 

01

正确识别,及时咨询

 

一旦发现小腿出现不明原因的、不痛不痒的褐色斑片,尤其是双侧都有时,应及时咨询内分泌科或皮肤科医生,明确诊断,避免误以为是普通瘀青或老年斑而延误病情。

 

02

治“本”而非治“标”

 

目前没有专门针对胫前斑的特效药。治疗的根本在于全面控制血糖。

 

只有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长期稳定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通常<7%),才能从源头上延缓微血管病变的进展,减少新皮损的发生。这是最核心、最有效的措施。

 

03

保护皮肤,避免创伤

 

日常生活中尽量小心,防止小腿磕碰。

 

穿衣方面,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裤子,避免衣物过紧摩擦皮肤。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力搓洗小腿皮肤。

 

04

全面筛查,防患未然

 

确诊胫前斑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次全面的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包括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神经功能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其他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凤起院区

来源:健康杭州

 

链接:初代科普的 “后遗症”:为什么我们总觉得 “四高不可逆”?

 

2025年9月4日 08:26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