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体验:也聊聊体重管理、高血糖逆转与碳水的关联感受
一天内,早上发了一条关于不同年代的碳水化合物对健康的影响友圈,晚上又看到大媒体发布的有研究说“50岁以后,适当多吃碳水有好处!”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也聊聊体重管理,血糖逆转与碳水的关联感受。
结论是:或许和个体相关,自己的体验真的没有感受那么明显,但是结果逆转是好的,就是对的。
提个疑问:高体重,高血糖...到底是碳水受损?还是代谢受损?个人觉得还是优先考虑改善代谢功能受损是根本,代谢好不了,控碳水仅是表面工作而已吧?
因为发现了空腹血糖指标偏高后,第一选择非药物干预,开始减重是第一要素,能想到的,能做到的也就是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吧。开始执行的时候第一改变的是,早餐增加了先吃蔬菜,然后再吃碳水,总的量来看碳水是减少一点的,午饭、晚饭也类似增加蔬菜,以前是几乎不会特意增加蔬菜的,运动锻炼以早上阳台上伸展类活动,午饭后有时间就出去走路一两千步,晚餐吃好,半小时或一小时后一定会出去走路四五千步,雨天不出去,运动减少。加上晚上睡觉提前到晚11点前睡。这样持续了3个月,体重下降大概是10%左右了,血糖血脂指标都正常了。
之后也几乎差不多的样子执行着,但是体感越来越轻松了,这种饮食锻炼方式好像就成为习惯了,没感觉到有什么“艰难的坚持”过程,可能还是主要效果改善明显吧,才是主要动力源?不知不觉中就度过了人们常说的艰难期、平台期...或许吧。
说实话,这种逆转的其实觉得是“挺轻松的”,所以之后的碳水控制也不怎么在意的,当然有条件时基本上会开始先吃蔬菜,再开始肉菜碳水了也不分先后,且大部分时间是吃饱的,不过饱(现在理解的七八分饱更好,但是大部分时间也很难掌握到这个度的)。
别忽视!这 5 个 “小毛病”,可能是早期糖尿病的信号
以上都是靠饮食运动锻炼做到的,但是靠饮食运动锻炼确实是需要平稳的习惯才能表现良好。一旦出去外地几天,饮食结构做不到,就会出现餐后血糖不稳的现象。经验知道,饮食不当了,再改呗,改了就好了。
后来在为了改善眼睛干涩和敏感(羊肉)的症状时,吃了一些相关的中成药主要是疏肝和清肺的,眼睛干涉也有明显改善了,用药后再吃羊肉就不敏感了,说明是挺对症的,两类药物前后用了不到半个月吧。从那时之后到现在餐后血糖再没有高过了,也从没有用过降糖类的药物,可能赶巧了,也可能因人而异,逆转已超过7年多了,一直挺好(之前也记录过,这里不详细聊了)。
所以,有时候会提醒朋友们控体重、控血糖时,真的不一定是要死盯着碳水的(这不,碳水太低了也不好的,甚至研究说还会影响寿命的哦),自己的体验感受是“控饮食总量更重要”!或许还有其他可靠的办法,这两年不也有正规的医院报道出干细胞治愈的几例糖尿病患者吗?
(网络截图↑)
(AI生图)
👉关注我们,看见不一样的健康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