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症?

首页标题    体检中心    体检常识    肿瘤标志物升高,就是得了癌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

开始关注癌症的预防与筛查

“肿瘤标志物”一词

逐渐成为热门的健康指标

肿瘤标志物高了

是不是就一定患癌了呢?

 

别紧张~

今天一起来弄弄清~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指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达到一定水平时,可反映某些肿瘤的存在。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早期发现无症状微灶肿瘤的重要途径。

01

CEA(癌胚抗原)

 
正常参考值 ≤ 5ng/mL
 
CEA与胃肠道肿瘤关系比较密切,诊断肺腺癌阳性率也较高,升高时还可见于大肠癌、胰腺癌、胃癌、乳腺癌等,可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提醒:吸烟人群可能会稍高于正常值。CEA升高时不要担心,先看一下升高的程度,如果只是高一点点,如5-7.5,可以一个月后再去复查,若呈持续性翻倍增高,或是联合其他肿瘤标志物一起升高,就要完善胃肠镜、CT等检查。
 

02

SCC(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正常参考值< 1.5μg/L
 
SCC主要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特异性高,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升高多见于子宫颈癌、肺鳞癌、头颈部癌、食管癌、鼻咽癌以及外阴部鳞状细胞癌等。临床上也用于监测这些肿瘤的疗效、复发和转移以及评价预后。
 

03

CA125(糖类抗原125 )

 
正常参考值<35u/mL
 
CA125是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比较敏感的肿瘤标志物,也可以用来评估肺癌的预后。
 
轻度升高:主要见于多种良性疾病,如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宫颈炎、肝硬化及肝炎等。
 
翻倍升高:若升高至正常值的2倍以上应引起重视,女性应完善相关的妇科检查。
 

04

CA153(糖类抗原153)

 
正常参考值 ≤ 28 u/ml
 

CA153是乳腺癌首选肿瘤标志物,CA153随肿瘤分期升高而升高;早期敏感性较低,晚期敏感性为80%,转移性阳性率较高(80%)、晚期骨转移阳性率可达50%,可用于乳腺癌病人治疗过程中病情的进程和消退的监测。此外,在肺癌、结肠癌、胰腺癌、卵巢癌、原发性肝癌中也可见升高。

05

CA199(糖类抗原199)

 
正常参考值 ≤27 u/ml
 
轻微升高可能是胃肠道炎症,明显升高需警惕消化道肿瘤,尤其是胰腺癌、胆囊癌病人血清中,CA199含量明显增高。
 
提醒:CA199的早期诊断价值不大,主要作为病情监测和预示复发的指标,胰腺癌最敏感。
 

06

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正常参考值 ≤16.3 ng/ml
 
NSE是小细胞肺癌常见的肿瘤标志物,60%~8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NSE升高。NSE也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标志物,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另外,NSE对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瘤、精原细胞瘤及其它脑肿瘤的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07

AFP(甲胎蛋白)

 
正常参考值 ≤ 20 ng/mL
 
AFP主要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一般有助于辅助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疗效监测。无肝病活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 400 ng/mL 持续 4周或 ≥ 200 ng/mL 持续 8周,结合影像检查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肝炎患者中 AFP 也会升高,但一般不超过 300 ng/ml。
 

08

PSA(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

 
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
正常参考值:t-PSA<4ug/L、f-PSA<1.0ug/L、f-PSA/tPSA:> 0.15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f-PSA 较 t-PSA 敏感,当 T-PSA 正常而 f-PSA 升高时,可能提示前列腺癌,建议在前列腺挤压前以及前列腺炎愈合数周后抽取血样。
 

09

HCG(人绒毛促性腺激素)

 

正常参考值:非妊娠情况下正常<8 U/L

 

HCG是生殖肿瘤的肿瘤标志物,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对男性睾丸肿瘤、卵巢原发性绒癌、女性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胚胎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温馨提醒

 

如果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只是轻度升高,即使超过了正常水平,也不一定就是患有癌症。临床上还要结合其他相应的检查,来区别这种升高是不是恶性肿瘤导致的,动态观察肿瘤指标的变化。

 

  • 本期指导:杭州市肿瘤医院综合病区  周建美副主任医师

  • 供稿:杭州市肿瘤医院

 

来源“健康杭州”


 

附:杭州市肿瘤医院体检中心  快速体检预约通道

 

 

 

2024年3月11日 12:33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