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突然眼前一黑别硬撑,立即做这个动作,或能预防晕倒受伤

首页标题    健康常识    突然眼前一黑别硬撑,立即做这个动作,或能预防晕倒受伤

你有没有过突然晕倒的经历呢?

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车厢闷热,前一秒还在刷手机,后一秒冒冷汗犯恶心,手机屏幕都看不清了……

憋了半天的尿意,终于冲进厕所,结果一用力眼前发黑摔倒在地……

看到自己的偶像,兴奋的情绪涌上心头,紧接着感觉心脏猛地揪紧,透不过气来,双腿发软倒在了地上……

 

这些突然晕倒的情况

可能并不是简单的

身体虚弱或者情绪激动所致

或许是身体里的“紧急刹车系统”

——迷走神经失控了

 

为什么迷走神经

会“踩急刹”?

 

迷走神经就像是身体“自动驾驶系统”中的“紧急刹车系统”,负责调节心跳、血压、消化等功能。但当它受到强烈刺激(如疼痛、恐惧、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时,可能会出现如下过激反应:

 

心跳变慢

 

就像突然踩刹车,心跳从正常速度一下子变慢。

 

血管变宽

 

全身血管扩张,血液大量堆积在下半身和肚子。

 

大脑缺血

 

心脏泵血减少+血管“泄洪”,大脑瞬间缺血,身体被迫“关机”,人也就晕倒了。

所以,晕厥其实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 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约40%的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晕倒过一次。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生活,甚至导致摔伤脑出血,因此早发现、早应对非常重要。

 

如何判断

是不是血管迷走性晕厥?

 

医生主要通过以下4点判断:

诱因

长时间站立、情绪激动、憋尿、饥饿、饱餐、剧烈咳嗽等;

晕倒前的信号

头晕、恶心、冒冷汗、眼前发黑、腹痛、心慌等;

晕倒时的表现

脸色苍白、血压骤降、心跳变慢(可能伴随小便失禁);

恢复时间

通常几秒到2分钟内清醒,醒后感觉疲劳、出冷汗。

 

*注:多数情况通过问诊即可诊断,必要时会做“直立倾斜试验”——通过改变体位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或佩戴24小时心电记录仪辅助检查。

如何治疗和预防

血管迷走性晕厥

 

治疗原则

 

偶尔晕倒一般无需治疗

但反复发作需干预

方法包括:

●非药物治疗:避免诱因、多喝水补盐(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水,约2L)、避免改变体位过快、锻炼身体。

●药物治疗:医生指导下使用升高血压或调节心率的药物,但长期的药物服用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手术治疗:心脏神经节改良消融,通过微创的方法,消融心脏神经节,可以安全地抑制迷走神经高反应导致的心动过缓,大部分可避免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植入,使患者获益。

 

预防小技巧

 

包括以下3种

●避开“雷区”:少久站、少憋尿、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多喝水、适当吃咸一点(高血压患者需咨询医生)。

●感觉要晕倒时,立即坐下或躺平,抬高双腿(比如垫个枕头),用力握拳、绷紧手臂和大腿肌肉,帮助血液回流到大脑。

 

Q

什么时候要赶紧看医生?

第一次晕倒;

频繁晕倒或晕倒后受伤;

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抽搐等异常症状。

 

血管迷走性晕厥不可怕

关键是识别诱因、

学会应对措施防止意外

一定要记住:

头晕眼花时别硬撑

躺平抬腿能救命!

 

来源:邵逸夫医院 心内科

作者:沈璐 李乙莹

 

2025年8月11日 17:15
浏览量:0

☆ 健康管理到底是在管理什么?或许它管理的不仅是身体的状态,更是对健康意识的唤醒,是对生活方式的关注,是对疾病前兆的预警,是对个体整体状态的理解和干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