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浙江首家胸科医院挂牌成立

首页标题    健康常识    健康资讯    浙江首家胸科医院挂牌成立

浙江大学医学院夏标泉副书记(图左)与杭州市红会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征洋(图右)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挂牌成立

都市快报讯 12月9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在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挂牌成立,这也是浙江省首家胸科医院,标志着浙江大学与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正式开启“名校名院”合作新征程,双方共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浙江省首家“胸科医院”挂牌成立 为医学高峰建设添砖加瓦

浙江大学是一所拥有123年历史的海内外影响力极大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985”重点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一直以来注重学科与科研发展的顶层设计,是优势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绩卓著的一流医学院校。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创办于1928年,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历经90余年的风雨更迭、薪火相传,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医院规模不断扩大,医疗技术不断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如今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近年来,在市卫健委的正确领导下,医院积极适应深化医改新形势,践行新发展理念,依托浙江省结核病诊疗中心平台,探索多学科融合发展模式;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肺科联盟”,努力开创区域医疗合作的新局面;今年,医院肺病科荣登艾力彼2020届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排行榜,是对医院肺病专科实力的再次认可。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等,特别是在打造医学新高地、培养医学新人才、形成医学新成果等方面深化合作,积极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共同打造市校合作特色样板,为高水平、高质量建设“健康杭州”“健康浙江”作出贡献。

揭牌仪式上,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书记徐侃表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的挂牌成立,是医院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这也是浙江省首家以“胸科医院”命名的医院。这次成功“牵手”浙大,为医院发展构建了新平台,打造了新驱动,获得了新动力。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在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医院将以此为发展新契机、新起点,借势发力,对接融入,全面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共创新时期市校战略合作新局面,为医学高峰建设添砖加瓦。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孙雍容表示,近年来,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和浙江大学市校合作的战略背景下,杭州市卫健委始终秉持“发挥浙大之所长、契合杭州之所需”的理念,不断深化与浙大医学院的合作,走出了一条领跑的实践之路。今天战略合作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市红会医院正式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迈出了医院发展的崭新一步。孙雍容书记对医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携手前行,务实合作奋力打造高峰。医院要牢牢把握机遇,持续彰显合作效益,让红会医院“仁爱精医,励志敦行”的院训精神和浙大的“求是精神”文化核心在市校合作历史坐标中交相辉映。二是夯实根基,优势学科助推合作深化。希望双方通过学科建设打造品牌,通过技术融合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同质化、标准化专病管理体系。要拿得起招牌,出得了成绩,共同开启双方合作的新篇章。三是不忘初心,高效服务续显责任担当。作为一家公立医院,任何时候都要牢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健康服务。

周天华副校长指出,浙江大学是首批“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模板,浙江大学医学院人才荟萃,有院士、长江学者和青年才俊,近年来学校引进的“青年千人”数在全国医学院校位居首位。此次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的签约揭牌是市校合作的重要成果,对推进健康浙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以结核病诊治为龙头 推动整体学科水平提升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是浙江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该中心是全国传染病临床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传染病临床基地建设单位、全国耐多药结核病治疗示范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专业)、浙江省结核病诊治质量控制中心。中心牵头13家单位成立浙江省结核病专科联盟,负责全省结核病诊断、治疗的技术指导工作。

此外,医院与上海、安徽、江苏等4家三甲医院联合发起成立长三角肺部专科联盟,深度整合区域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转化资源,努力实现诊疗共享模式的落地扎根。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邵征洋介绍,此次与浙江大学签约合作成立胸科医院,其实不是单个科室的合作,而是围绕以结核病诊治为龙头的多学科合作模式。今后,双方将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携手打造“胸科医院”,提高多学科协作能力和水平,引进更多优秀的学科人才、科研力量,提升医院的总体学科水平。

一个学科要在行业内享有领先地位,只专注于临床工作是不够的,一定要有科研实力。

邵征洋说,“浙江大学有着雄厚的科研实力,今后双方将开展合作,提高整个医院的学科科研能力,与临床更好地结合,实现新的突破,把一些新的诊疗技术和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让更多患者获益。我们期待未来与浙江大学合作后,依托平台开展更多的科研工作,让医院的整体诊治能力得到提升。”

建立结核实验室

依托新平台提升科研能力

对结核病来说,如何做到快速诊断,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对于一些结核病的诊断,特别是一些严重的耐多药结核,检测时间依然有待缩短。”

浙江省结核病诊断治疗中心副主任蔡青山主任医师介绍,为了提升结核病的精准诊断,促进相关科研发展,医院将改造结核实验室,总面积达1000平方米。

“这个实验室主要是进行结核快速诊断研究的,我们的目标是联合浙江大学,打造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邵征洋说,今后,我们将依托浙江大学的强大科研平台,在基础研究、临床实验、新药物新治疗方式上,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比如,能够发现一些耐药菌株,研发相对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让更多耐药患者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

促进临床与科研贯通 解决临床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就结核病来说,我们临床上对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已开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就结核病的整个发病机理来说,还有很多问题仍需进行深入研究。”

蔡青山副主任说,潜伏性结核感染人群是结核病防控的关键,这就需要从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上去研究,到底结核病是怎么发生的?如何精准找到这部分潜伏性感染人群?这些问题目前还都在研究阶段,未来就需要临床和科研贯通起来,从临床研究中更好地推进基础研究发展。

胸外科副主任叶波介绍,“与浙江大学合作后,希望胸外科的专科实力进一步增强,今后像肺小结节、肺部肿瘤等疾病也可以陆续形成胸科医院的特色,更好地为百姓提供服务。”结核病科是每个胸科医院的基石,从全国范围来看,其他地区的胸科医院大部分都是由原来的结核病防治院或结核病防治中心的规模扩大后,再形成一个专业的胸科医院。随着医学的发展,胸科医院的服务范畴也在慢慢地发展延伸,诊治范围包括肺部及胸部的多个病种,包括肺部肿瘤、肺部感染性疾病相关的疾病和心脏疾病内外科的治疗等。

呼吸内科副主任汝触会介绍,呼吸道疾病属于常见病、高发病,包括慢阻肺、哮喘,还有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除了结核病,还有其他的包括肺炎、真菌感染等。“与浙江大学的挂牌签约本着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原则,对于呼吸内科来说是一次机遇,也是挑战。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呼吸道疾病方面的诊疗能力及相关科研能力,促进人才培养,培养出既有技术又有温度的好医生,打造让老百姓信赖的呼吸科。”

骨科主任费骏介绍,对结核病来说,骨结核对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脊柱结核在骨结核当中占了50%以上比例,很多病人因病致残,导致截瘫,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据统计,医院每年要做200多例骨结核手术,其中一半以上是脊柱结核。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如何破解脊柱结核的早期诊断问题以及优化骨关节结核的化疗方案等临床难题都需要从基础研究上寻求突破。期望今后通过院校合作提供的先进的实验室平台,对骨结核的发病机制以及病理特点进行深入研究,为诊治提供新思路,推动学科纵深发展。”

(杭州网)

2020年12月10日 11:32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健康知识,避免被“错误认知”,甚至一些“健康谣言”所误导,了解健康,认知健康,才能更好地管理健康、享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