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皮疹、乏力…警惕是免疫系统“失控”了!这种病极易被误诊
反复发热查不出原因?
皮疹随体温时隐时现?
当身体出现这些“神秘攻击”
可能是一种会伪装的疾病在作祟

病例1
反复高热伴“会隐身”的皮疹
28岁的王女士(化名)反反复复发热3个月了,每次发热体温都快40度。更奇怪的是,每次发热时都会伴随全身红色皮疹,而烧一退,皮疹就消失不见了。王女士前前后后看了多家医院,却始终找不到原因。
最近,经朋友介绍,王女士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接诊的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风湿科韩咏梅主任医师。韩主任详细询问了患者发病以来的症状,查看了最近3个月在外院做的化验单,敏锐地发现了关键线索:发现多次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清铁蛋白明显升高。
韩主任告诉王女士,她患的是“成人still病”——一种与IL-1、IL-6等细胞因子风暴相关的自身炎症性疾病。经过住院积极治疗,王女士的病情现在已经完全缓解。
病例2
红斑狼疮患者突发危重症状
45岁的林女士(化名)患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多年,一直在吃药治疗。最近她出现乏力不适的症状,以为是感冒了,自行服用感冒药后不但没好转,反而出现持续高热。在家人陪同下,林女士来到浙大邵逸夫医院风湿科就诊,初步检查发现,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出现明显下降,病情极其危重!住院后B超检查发现患者脾脏肿大,进一步骨髓穿刺检查显示,患者骨髓涂片可见吞噬血细胞的巨噬细胞。最终,林女士被诊断为“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一种由狼疮诱发的致命性炎症反应,与细胞因子IFN-γ、IL-18过度分泌相关。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林女士现在已转危为安,病情得到了控制。
病例3
反复发作的“神秘疼痛”
32岁的张先生(化名)长期被反复发作的高热、腹痛和关节痛困扰,虽然每次持续1~3天能自行缓解,但每次病情发作都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痛苦。张先生多次去当地医院住院检查都未查出病因,但血液检查显示每次发作时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都明显升高。在浙大邵逸夫医院,基因检测揭开了谜底——原来,张先生携带MEFV基因突变,最终他被诊断为“家族性地中海热”(一种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
什么是自身炎症性疾病?
自身炎症性疾病(Autoinflammatory diseases)是一类由基因突变致其编码蛋白功能异常,导致固有免疫失调,进而引发全身性或局部器官炎症反应的疾病。
近年来,随着临床医生对该类疾病不断探索及免疫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自身炎症性疾病被识别和鉴定。目前已发现的类型包括白细胞介素-1β介导的疾病(如家族性地中海热、NLPR3相关自身炎症性疾病)、干扰素介导的自身炎症综合征、核因子-κB介导的自身炎症综合征、补体系统相关疾病等。此外,风湿免疫疾病中的“成人still病”等也属于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范畴。
为何诊断如此困难?
尽管大家对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但疾病的识别和诊断仍存在巨大困难。首先,自身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临床表现多样,与自身免疫病、感染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病等易混淆,鉴别诊断难度较大。其次,不同致病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差异巨大,给诊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仍有许多类型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仍是未知。
哪些人群建议就诊?
通常来说,一个反复不明原因发热的病人,伴或不伴其他系统或器官受累,而且无法用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等疾病解释时,需怀疑自身炎症性疾病的可能性。
除了反复发热,自身炎症性疾病的经典表现还有:
①皮肤病变,比如荨麻疹、红斑、口腔溃疡、网状青斑等;
②关节痛或关节炎;
③消化系统(腹痛);
④浆膜炎(胸膜炎、心包炎或腹膜炎);
⑤神经系统(脑膜炎);
⑥眼(葡萄膜炎、结膜炎);
⑦耳鼻喉(听力下降);
⑧免疫缺陷(反复感染)。
如何诊断自身炎症性疾病?
该类疾病大多属于罕见病,目前诊断的经验十分有限。
任何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均需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细心地询问病史找到蛛丝马迹很重要!
2.基因检测结果能够协助诊断!
3.要仔细与感染、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风湿免疫疾病进行鉴别,以免误诊漏诊!
因此,自身炎症性疾病的诊治需要医生具备强大的风湿免疫科、感染科、血液科甚至是基因测序解读的知识背景。
来源:邵逸夫医院 风湿免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