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也是遵循“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
胃的容量空腹的时候大约是50-100 毫升,吃到过饱过撑的时候可以扩张到 1500-2000 毫升。几小时后食物消化排空,胃会恢复到原有大小。一顿饭的功夫可以把胃撑到最大,而要把它恢复到空腹状态的大小需要4到6个小时(一般医学定义空腹时间),如果中间再爱吃点水果零食之类的,那需要更长的时间了。

总是吃过多,吃过饱,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消化吸收出现异常(“牛马”也经不起超负荷运转的,何况是肠胃呢)。比如最容易理解的导致体重增加、肥胖,绝对不是一顿饭两顿饭可以达到的,一定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效应达到的。记得有一年夏天爱上了每天晚餐配一罐啤酒(真的类似于“溜溜缝”的概念),一夏天也没有什么感觉(自我感知是迟钝的、滞后的),后来秋天还是冬天的时候,“啤酒肚”有点了,后来也了解到,啤酒对血糖的影响是很大的,而且此时它就是那个过饱后的“再来一罐”,饱之又饱,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习惯总是在日复一日的不经意间形成的,日渐不觉,当突然有一天自己察觉甚至是被别人提醒才恍然明白,这都还好,最不要的是形成了不健康或疾病,到医院检查诊断后医生告诉你,是因为某个自以为很好的“习惯或偏好”导致的,那应该是最尴尬的了。

胃从100毫升,增加到1000毫升,1500毫升及以上的常态是很容易的,每一餐,每一天的美味饮食那么多,诱惑那么大?这种吃100毫升,那种吃200毫升,加上一瓶饮品又几百毫升...这些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的,而胃肠道要把这些饮食消化吸收到医学定义上的空腹,是需要至少五六个小时以上了,而如果说是完全排空那就得12小时以上了。
胃撑大了,体重增加了,肚子凸出了,想要把它逆转回来,需要的饮食调控,运动支持,毅力支持,大概至少得半年以上的时间,这还得注意,是没有因肥胖导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或其他关联疾病发生的情形下,才可以实现,否则很难,且难度极大,所以很多人在不停地制定减重计划,又不停地放弃、失败,重新再来,重新...
生活中,或许我们在某些时候会听到“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么一句善意的提示,静下来想想,或许会理解到其中的真理。一般成人大都是几十公斤的体重,而有的人却有上百几百公斤了,那时候再想减下来,往往难度很大,不亚于几何级的难度系数!

从健康到亚健康,到疾病,很多的时候就是因一些不经意,不认知,进入到习惯偏好的“意识奢侈”阶段了,任其自由,不加管控,不知道后面的不健康在等着呢。而且,从健康到疾病,大部分的情形是没有明确的“临界点”的,哪怕是你觉得自己的感知很灵敏也做不到精准的判断,如果再加上习惯偏好、惰性拖延的本能加持,那么,不到疾病症状明显,很难让你自我觉察、自我逆转的。
👉看见不一样的健康视角!图片由“AI”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