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大于治疗 ,定期检查疾病早知道

身体无小事   健康是大事

警惕!多种传染病病原菌已出现“高耐药菌株”,离无药可用还有多远?

首页标题    健康常识    健康资讯    警惕!多种传染病病原菌已出现“高耐药菌株”,离无药可用还有多远?

耐药性已不再是低致病力条件致病病原菌的“专属”。越来越多高致病性传染病病原菌也出现了耐药,甚至出现了高耐药克隆株。在我国法定的 39 种传染病病原菌中,已有结核分枝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多种病原菌检出“高耐药菌株”。

 

此外,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也出现对一线治疗药物耐药的情况。

 

今天,我们通过5种高风险耐药病原菌+4种传播途径+3道防护招数,把防控传染病病原菌耐药的关键信息一次说清。

 

一、5种高风险耐药病原菌,

务必警惕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

 

我国是耐多药结核病高负担国家,2024年新发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病患者估算为2.8万,仅次于印度,与菲律宾并列为新发耐多药/利福平耐药结核患者排名第二的国家,防控仍然不能放松。

 

 

 大环内酯类耐药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主要经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以及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是主要的易感人群。近年来,其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一线治疗药物的耐药率快速攀升,部分患儿已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双耐药志贺菌

 

志贺菌是5岁以下儿童感染性腹泻的常见致病菌。2015年在广西首次发现头孢曲松和阿奇霉素双耐药的志贺菌,此后,又陆续在多地检出双耐药的志贺菌株,是儿童健康的潜在威胁。

 

 

 头孢曲松+喹诺酮双耐药沙门菌

 

沙门菌是引发感染性腹泻的最主要的病原菌,近十年来,耐药率逐年上升,高耐药克隆株已从养殖环节蔓延至餐桌和医院,通过食物链传播持续威胁公众健康。

 

 

 头孢菌素+喹诺酮双耐药淋病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是淋病的病原菌,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药物是其最主要的治疗药物。若双重耐药株广泛传播,淋病可能再次成为难以治愈的疾病。

 

二、4种传播途径,

注意避开风险

 

 

 水源传播

 

志贺菌、沙门菌等可随污水进入河流、土壤、农田及水产品,造成扩散。

 

 

 飞沫传播

 

结核分枝杆菌、肺炎支原体等在教室、影院、地铁等密闭空间中,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食源传播

 

沙门菌常见于未煮熟的鸡蛋、禽肉等食品中,食用未全熟的食物存在感染风险。

 

 

 接触传播

 

淋病奈瑟菌等通过性接触等直接途径传播,防护意识至关重要。

 

 

三、3个关键动作,

共筑耐药防线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不是万能药,必须凭处方使用。一旦使用,应剂量足够、疗程完整,不可随意停药。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多通风,密闭公共场所佩戴口罩,医院探视时不随意触摸,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主动接种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减少感染,就能减少抗菌药使用,从源头上控制耐药性发展。

 

从认知到行动,不滥用药物、注重日常防护、积极接种疫苗,每个人的参与,都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构筑抵御传染病病原菌耐药的健康防线。/健康科普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2025年11月24日 21:53
浏览量:0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Email:571jkw@qq.com

 不一样的健康视角,不一样的健康获得!如果相同的方法不能获得相似的期望效果?那么,一定存在着相异的方法需要去发现…